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西山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提前发现、化解、处置影响社会稳定风险隐患,形成了矛盾纠纷控增量、去存量、防变量的多元化解新格局。
着力排查预警,防范纠纷控增量。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机制,对全区矛盾纠纷进行多次排查梳理,召开解决矛盾纠纷专题会议,对涉稳突出问题,按照《昆明市西山区开展集中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突出问题的工作方案》,采取“问题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具体化”的“三化”机制,实现集中交办“挂帐销帐”动态管理。对维稳隐患做到日收集、周分析、月研究,做到预防与化解纠纷相结合,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突出重点节点,在重大活动、重要会议、重要节假日和敏感节点期间,强化社会面管控、教育疏导、实时管控等措施,科学预判可能引发的稳定风险及程度大小。今年,2020年,报送工作专报48期,下发预警通知书24份,涉稳隐患提示6份,完成稳评项目4项,备案准予实施4项,有效防止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发生。
着力完善体系,化解矛盾去存量。不断健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大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建设,街道法律顾问、社区律师全程参与疑难复杂案件调解,完善了人民调解员组织网络。开展诉源治理多元调解、繁简分流“双轨制”、分调裁审一体建设、电子诉讼智慧化等工作,建立了“品质诉服+多元调解+速裁”的分调裁审和速裁团队“1+1+N”等工作模式。大力推进调解组织机构建设,挂牌成立“西山区行政争议府院联动实质化解中心”、“西山区涉诉民商事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积极推进诉讼前、诉讼中调解工作开展,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法律效力,推动民事诉讼和调解工作无缝对接,实现区、街道、社区三级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全覆盖。加大对社会面的矛盾纠纷排查梳理工作,坚持多主体调解、多渠道调解、全过程调解,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2020年共排查、受理各类矛盾纠纷4897件,调解4897件,调解成功4871件,调解率为100%,调解成功率为99%。
着力宣传发动,法治保障防变量。注重矛盾化解和普法教育相结合,加强基层公共法律服务阵地建设,完善“以案释法”机制,打造宣传新媒体矩阵,联合政法各单位微信公众号等宣传教育平台,常年发布“以案释法”等法律知识。组织政法各单位拍摄以法治为主题的微视频、微动漫、微电影,制作命案防控专题宣传视频。深入开展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根据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单位的不同实际、不同需求,围绕“七五”普法4类重点对象,“点单”普法,大力开展“法律六进”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引导人民群众依法表达自己的权益诉求,对于解决各类矛盾纠纷、保证社会有序运转具有重要意义。截至2020年,共开展“法律六进”活动4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8万份,取得了积极的法治宣传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