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捷莉,女,1990年参加工作,现任滇池路派出所社区民警及消防兼职民警。自2010年4月成为社区民警以来,她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奉献着,把维护辖区稳定,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深深扎根在自己热爱的社区工作中。
彭捷莉的管区包括1个居民小区,4家重点单位,10家特种行业和1个大型农贸市场。辖区面积广、行业多、人员集中,开展日常性的治安防控检查是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她结合“零发案”网格创建,坚持“严打、严防、严管、严控”四严措施,深入开展治安清理排查,督促辖区重点单位建立健全安全防范制度,落实安全防范措施,预防和减少各类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
彭捷莉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车辆占用消防通道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方法:她牵头组建了一个社区单位微信群,通过各居民小区保安巡逻、停车场工作人员发现违章车辆以及公安派出所视频监控巡逻等方法及时照相取证,派出所随后在公安系统查找违章车辆车主信息和联系方式,通知车主在规定时间内移动违章车辆,民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等待车主确认签字并对其下发《消防整改通知书》,进行警告或罚款处理。
2016年1月至今,彭捷莉利用空余时间,针对辖区单位和行业场所消防检查存在的实际问题,组织开展了10余场消防安全宣传培训会,通过实例讲解的方式,用真实火灾事故详细讲解火灾自救、逃生方法、正确使用灭火器等内容。此外,在每周的消防检查工作中,始终坚持“严谨、严处”的工作原则,一旦发现存在火险隐患的餐饮行业、“三和一“场所、特种行业场所,一律进行消防行政处罚,有效预防辖区的火灾事故发生。
彭捷莉始终主动深入到矛盾现场、冷静分析,抓实核心问题,坚守法律底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细致化解群众矛盾、平息纠纷,坚持把调解作为首选方式,真正将问题解决在根源,将损失和危害降到最低,杜绝治安隐患。
2016年12月,彭捷莉通过多次调解,成功处理了辖区群众李某和何某长达半年的因双方孩子在校发生矛盾的纠纷。事件的起因是在2016年5月,因李某之子被他人语言威胁,他主动找来何某之子帮忙,并先后数次瞒着家长偷拿家中现金给何某之子让其“摆平”被威胁一事。李某知道该情况后立即报了警,并因钱款事宜形成纠纷。面对未成年的孩子,彭捷莉为保护他们的健康成长,多次组织双方孩子的家长进行调解,因各持己见、意见分歧大,始终未能调解成功,调解陷入僵局。彭捷莉不停的走家入户分头劝说,又组织双方坐下来反复的劝解、疏导,通过多次耐心的调解工作,双方家长最终作出让步,握手言和,并就钱款达成一致意见。
“在社区需要的时候奉献自己,既是自己的义务,也是自己的责任!”--这是彭捷莉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每次组织“爱心献血”,已经年近50的彭捷莉总是第一个报名参加。听说辖区有几位独居老人生活得不到切实保障,彭捷莉放弃自己的私人时间,向社区居委会反映情况,积极到社保部门帮助老人们申请低保补助,整合多方力量让老人们安度晚年。
彭捷莉辖区有一个“叛逆”的十岁小女孩,因父母离异,母亲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孩子孤僻、不爱笑、不喜欢与人交往、会用暴力手段辱骂、殴打自己的母亲、外婆。彭捷莉一直坚持着帮女孩联系心理医生、每月定期到女孩家中看望、关心孩子。通过耐心疏导、用心关怀,孩子慢慢对这个警察姨妈打开了心扉,脸上也出现了许久未见的微笑。现在每次彭姨妈去女孩家看她时,她都会激动地提前在小区门口迎接,不停地讲一周发生的趣事,外公外婆对她的好,给大家展示自己搭建的小手工,并送上自己亲手做的小礼物。当得知细心的彭姨妈要准备跟她一起庆祝11岁生日时,女孩激动地跳起来给了彭捷莉同志一个深深的吻。
“上善若水”,彭捷莉同志用一位女警在社区平凡工作中的坚持告诉我们:只要对辖区工作带着浓厚的情感,就能走进群众心里;只要全心装着辖区群众,群众心里就会有你;只要用心坚持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就能建立和谐的警民关系,社区警务工作也能得心应手,这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和谐警民关系的最佳途径。
(西山区公安分局 供稿)